大众汽车二季报,强劲数据背后满是遗憾

2021-08-07 09:43:28  来源: 百度  编辑:zgjrzk  

  

大众的二季报的确强劲,但作为跨国汽车巨头,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及旗下各子品牌相继发布了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尽管受疫情蔓延和芯片短缺的不利影响,但表现仍然十分强劲。

  其中大众集团上半年营收逼近1300亿欧元,同比增幅近35%,同时营业利润也同比扭亏。而奥迪、保时捷也刷新了销售记录,不仅上半年销售总额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份额也提升至4.1%和0.5%。

  看似一片大好的2021上半场,却还是留下了三个“小遗憾”。

  首先,根据前不久丰田汽车发布的上半年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整个集团全球销量达到546万辆,不仅创出丰田汽车上半年的历史新高,而且再次超越大众汽车集团的497.82万辆,蝉联全球冠军。

  其次,稍早前特斯拉下调了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让本就尚未打开局面的大众ID.4、ID.6十分被动。

  而最要命的是,作为大众汽车全球销量占比最高的中国市场,销量增速却没能达到其在全球范围的整体水平。

  导致这一局面的背后,或许与大众汽车集团太久没能拿出一款爆款“神车”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昔日的大众“神车”,现在都混得怎么样。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轿车销量排行榜中,大众新朗逸无论是销量还是同比增速,都比不上霸榜的日产轩逸。而面对别克全新英朗高达50%的同比增速,大众新宝来甚至险些被五菱宏光MINI超越、跌出前五。

  同样在SUV领域,作为大众品牌的王牌车型,途观上半年跌出前五,6月单月甚至没能排名前十。同样面对芯片短缺的窘境,大众途观面对本田CR-V无能为力,只能勉强和丰田RAV4近身肉搏。

  两年前,大众汽车集团推出SUV战略,可近10款SUV集中投放市场过程中,有不少是昙花一现。

  “南北大众”看似多生孩子好打架,但同质化的技术和品牌,令两者之间也存在内耗。加上核心车型途观、探岳频出产品质量问题,也影响了市场表现。

  放眼大众汽车集团,只有全新换代的奥迪A6L能在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上独占鳌头,而仅仅是中期改款后的宝马5系也能对其形成极大的威胁。

  更别提暂时位居第三位的奔驰C级,不久之后还将迎来全新升级,考虑到这一次A4L的中期改款并不算成功,已经不得不在终端市场自降身价的奥迪A6L,到时候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昔日备受热捧的奥迪Q5也在6月单月没能稳住冠军宝座,被增幅凶猛的宝马X3超越,而二者间上半年累计销量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更值得一提的是,后者还将在不久后迎来中期改款。

  至此,在市场上支撑门面的两款奥迪车型都变得愈发被动,从集团层面来看传统系列产品更新后,没能展现出相应的实力,同时全新推出的ID.系列也没能成为爆款产品。

  其实,和长安、长城这种上半年零售销量增幅超六成的自主品牌相比,合资车企普遍表现一般。据乘联会单月统计,与豪华车微降1%、自主品牌同比增长16%不同,主流合资车企出现了同比18%的下降。

  看起来并非只有大众一家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和略微下滑的日系和甚至出现微增的美系品牌相比,德系品牌很明显仍然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

  所谓“调整”,就是对现有产品结构、整体竞争力的改变;而“蓄势”,自然最核心的就是爆款产品的打造。当然,这里所说的爆款产品,既包括一炮而红的神车,也包括能带来整体战斗力的产品平台。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众集团旗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车,之前被给予厚望的MEB平台也没能展现出预期实力,而SSP平台还要几年以后。

  那问题来了,明明是曾经的全球汽车巨头、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为什么2021上半场在中国市场失利、昔日“神车”风光不再?请持续关注汽车K线下期相关内容。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百度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