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课堂】这种忙千万别帮,帮了就是违法!

2022-05-08 11:16:14  来源: 网易网  编辑:zgjrzk  


酒驾不可取,顶包更不该

这样的忙,不能帮!

案例回顾

甲和乙在与朋友聚餐后同乘一辆小轿车返程,甲为驾驶员。在甲驾驶该车辆至十字路口时与一辆机动车发生碰撞,两车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由于聚餐时甲饮用了少量啤酒,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由乙作为驾驶员向保险公司报案,这样就不会被发现甲酒驾,也能够正常理赔。

保险公司理赔查勘人员到场后,发现案件存在疑点,乙有冒名顶替驾驶员的嫌疑。通过查证找到切实的证据后,查勘员将证据出示给两人并告知酒驾、骗保会承担的法律后果后,最终两人承认了酒驾骗保的事实。


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中的甲明知酒后不能驾车,仍然心存侥幸觉得不会被交警查到。酒后开车行为不仅会面临处罚,更是让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下,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乙原以为由自己出面冒充驾驶员可以帮到朋友,但没想到此种行为涉嫌骗保,不仅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还会触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反保险欺诈指引》第三条规定:保险欺诈(以下简称欺诈)是指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和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等。


案例警示

在此小保提醒大家切记:


1.酒后开车上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作为当事人要承担的法律风险也更大。为了自身的安全及家庭的幸福,千万不要酒后驾驶

2.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冒名顶替驾驶员的行为不仅不能帮到朋友,做伪证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饮酒后千万不要驾驶车辆

更不要因酒后肇事

选择顶包或者逃逸

遵守法律,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点击下方图标,立享便捷服务


网易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