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常识、理智和逻辑评估欧盟“碳关税”影响

2022-05-26 10:05: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zgjrzk  

  本报记者 于 南

  5月17日,欧洲议会环境、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下简称碳关税)的立法报告(以下简称ENVI方案),引发了舆论关于碳关税的各种预测、分析乃至焦虑渲染。

  ENVI方案较去年7月份欧盟委员会提出的立法草案(以下简称欧委会方案)更为激进,具体体现在“覆盖行业范围扩大,在此前钢铁、铝、化肥、水泥、电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又在直接排放的基础上,将间接排放(生产用电的排放)纳入了征税范围。而且过渡期从3年缩短为2年,即从2025年就开始征税。”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以上几点也是引发各界担忧碳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对欧出口的关键原因。但吴必轩建议各界冷静看待。首先,ENVI方案较为激进,在对进口更加严苛的同时,也威胁到欧盟高排放行业的既得利益导致取消免费碳排放配额和电价补贴。现在ENVI方案已经招致欧盟相关产业的普遍反对,其能否在6月初欧洲议会获得全体表决投票通过存有很大不确定性。此外,碳关税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出口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在具体方案悬而未决时,坊间流传的各类估算实则缺乏根据。

  客观看待碳关税影响

  ENVI方案的出炉,是近来备受关注的欧盟碳关税立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标志着碳关税立法接近“最后一关”。“此次ENVI投票通过意味着欧洲议会的环境委员会对碳关税方案达成了内部一致,如果到6月初该方案能够在欧洲议会全体表决投票通过,就会成为欧洲议会对碳关税的正式立场。届时,闯过了三关(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碳关税立法只剩下最后一步,即进入三方协商阶段,以得到最终的法律文本。”吴必轩介绍。

  相较于ENVI方案,去年7月份提出的欧委会方案相对保守,碳关税只适用于进口产品的直接排放(指企业直接控制的生产过程排放),不适用于间接排放(在碳关税语境中特指生产过程中所用电力的排放),更不考虑外购原材料的排放。此外,欧委会方案仅覆盖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不包括一些原本呼声很高的具有高碳泄漏风险的高耗能产品,如炼油、造纸、玻璃、陶瓷等。

  记者查阅到一份由智库Sandbag与E3G合作发表的报告。该报告依据欧委会方案的行业范围(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统计2019年中国向欧盟的出口情况。其结论是201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这些产品约480万吨,价值65亿欧元,仅占中国对欧出口额的1.8%。该报告认为,即使碳关税扩展到其他高碳的基础材料及其下游产品,前述比例也只会增加至5%。

  吴必轩表示,客观评估碳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第一,要依据法案文本中已公布的详细税则号准确统计对欧出口情况;第二,至少要掌握每个所涉行业的大致排放水平;第三,针对每个行业,还要大致知道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比例。掌握这三组数据是做出严谨、客观评估的必备条件。目前坊间预测、分析普遍引用的一些量化评估数值,其方法学似乎欠严谨。“如果产品范围对不上,排放水平搞不清,直接和间接排放不分,那么最后得到的数据就没什么意义,甚至会误导。例如电解铝行业,在它的总排放中,间接排放(用电排放)的比例可能很高。测算时是仅针对直接排放,还是也包括了间接排放?这个区别反映到碳关税对出口成本的影响上,可能就是0.5%和5%的差别。”

  化压力为动力

  如今更为激进的ENVI方案成为了欧盟碳关税立法的“高配方案”,这意味着中国及欧盟的其他贸易伙伴确有必要重新评估碳关税可能给对欧出口带来的影响。

  而就我国而言,市场之所以认为碳关税可能影响对欧出口,在于ENVI方案将间接排放纳入了征税范围,引发了各界对我国电力结构碳排放强度较高,可能变相导致对欧出口商品碳成本相对处于劣势的担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火电则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单一来源。业界共识,电力部门承担着更大的减排责任,其中包括推动火电等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发展。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碳资产管理专家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换言之,即便电力外购纳入碳关税征税范围,也不会导致我国对欧出口商品碳成本相对处于显著劣势。更何况,有研究表明,根据双碳战略推演,中国在2030年碳达峰时火电行业排放二氧化碳约47亿吨,2060年碳中和时仅允许排放约13.5亿吨。即电力结构改善作为重要推动力,将促使中国商品的碳含量快速下降。

  “相对于渲染碳关税的影响,我们更应从双碳战略的高度,将例如碳关税这样的外部压力,转变为推动双碳战略实施和ESG理念不断普及、深化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不愿具名的碳资产管理专家进一步表示。

  
中国经济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