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少儿财商指导师广州学员 陈吉娜
摘要
2021年3月,为孩子班上做了一堂公益课《少儿财商培养》,激起了对教育事业意义的深刻理解。原本,只是从企业辞了职,计划做个业余的财税培训师,既帮助企业梳理财务问题又能让更多管理者理解财务管理的意义。而如今,阅读过几册有关理财规划的书籍,上完注册少儿财商指导师的全套体系,便有了新的认知。借着这个写论文的机会,总结一下对少儿财商培养的一些认知和观点。
关键字:少儿财商、理财规划、财商教育
序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都只是研读语数英、物理化,近些年才开始重视了素质教育,体育、音乐和书画等列入学科内容。我们也一直处于“不需要自己赚钱”的真空环境,父母为我们提供生活和教育的资金支持,让我们可以安心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然而长大后绝大多数人却对钱的规律既陌生又未知,仍然面对择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生活上各种抉择的难题时受经济因素的干扰而纠结和犹豫。我们曾经的迷茫,曾经的徘徊,曾经的失落或者放弃……各个场景又一次次在上演。
经过系统学习,我才明白,理清自己的财富才能理清自己的生活,理清自己的梦想才能理清自己的未来。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总结与经验教训,告诫亲朋好友们或者朋友的孩子们,与其在毕业后到处碰壁,或者工作、婚姻中各种困惑中再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何不如从小就懂得影响人生幸福的缘因,懂得人生在不同阶段应准备好什么样的心态去拥抱不一样的快乐生活,懂得金钱与人格品质的重大关系,拥有它并能驾驭它,避免一路上跌跌撞撞。
少儿财商的重大意义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我们近两年国家呼吁的口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与都市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态。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体系也在这两三年因疫情的影响推动了网络化、信息传播的电讯化。从而也导致师生(亲子)关系与社会生活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不断产生师生(亲子)教育的问题,最终,促使我们关注学校和家庭的现代化教育。
然而,生活的喧嚣、躁动的现代都市和变革、转型的现代社会,乡镇化发展的自然成人的经验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80%的家庭中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啃老、月光、攀比、颓废、拜金和急功近利等现象,而这一切可能将成为影响未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杀手”!而最关注孩的中国家长在走进新世纪的过程中,少儿依然是在成人后才能开始感悟如何理财。因此,探讨少儿在财商方面的培养,我们成人观念的转变和对孩子思维上的植入显得尤为重要;探讨少儿财商培养和教育普及的问题的确有着重大的意义与时代价值 。
少儿财商教育的现状
2015年5月巴菲特表示:金融理财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教孩子了解金钱以及如何正确管理金钱。全世界最为关注少儿理财教育的美国人,在1980年代也开始在中小学就开设关于少儿财商的教育课程,欧美发达国家也在1990年代开设了少儿理财课程,并开始在高考中出现理财的内容和科目。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穷爸爸富爸爸》风靡全球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英国有三分之一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将储蓄理财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德国理财童话故事《小狗钱钱》风靡全球,用童话为孩子们诠释理财的奥秘。法国家长给孩子设账户,让孩子从小学会明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地理财,有杜克的代表作《金钱的力量》。以色列关于钱的最核心理念就是责任,钱怎么来的,也就知道了节俭。日本的证券交易所编写了一套“股票学习”游戏,现已被上千所学校采用。日本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的“学生城”,可让孩子各种角色体验,并学习记帐。他们更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一切都是通过劳动所得”,所以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犹太人的理财教育则告诉孩子们:“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
我国目前财商教育相对滞后,家长和学校财商教育认知度都不高。2013年12月,国家首次提出:加强投资者教育;逐步将投资理财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5年7月,新华网报道:广州于2015年9月将在36所中小学正式开设金融理财教育校本课程。由此,广东正式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试点地区。2018年,人社部信息中心中国国家培训网增设了“少儿财商指导师”(分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认证。
但因我国财商教育体系也还不完善,无法持续地让孩子接受规范、全面的教育。不同的财商教育机构,少儿财商教育方法也不相同,更多的是以少儿财商教育的名义进行各种客户的引流;有些教育机构甚至更看中经济利益而对课程设计核心理念有些偏倚;有些机构则将成人财商学习的课程简化引入少儿学习,但实际内容不一定符合我国当下孩子的特点,与儿童教育显得格格不入,让人们对财商教育敬而远之,甚至有些为了引流做了一些简短的微课让家长和孩子上完几节体验课后发现孩子个别观念过于片面而更加难再接受持续教育。殊不知,对于少儿财商的培养,并不像栽花种菜养猪那样把该做的几个步骤和任务完成就会成长,而是一种心智的训练和引导。
少儿财商教育理论与发展建议
官方的理论概念:少儿财商教育是一门结合了经济学、商学、金融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道德学、教育技术、创新创业技术以及生活理财通识等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型复合学科。因而,一个全面系统研究训练少儿财商教育教程,应该要根据当代发展心理学原理,应该富有实践性和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且内容系统全面,循序渐进、针对性强;同时,应该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原则,配有相应的线上视频和线下体验等体系,以及精致的体验游戏和桌面游戏,最后还应有配套的测评系统。
针对目前财商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教育领域中还需继续深入改革。
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学习相关理财知识,增加对财商相关认知。目前很多金融机构也陆续在组织相关方面的活动,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增加相关知识,对理财建立正确认知,改变自身的不良浪费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有计划开销和勤俭的榜样。
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摒弃学习第一前途就是“钱途”等错误观念,树立良好的家风的同时,树立家庭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
构建家庭财商教育内容体系,4-6岁是学前儿童数理方面迅速发展时期,教育方式应符合该阶段孩子特点,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我们要让孩子懂得钱很重要,钱有美化生活,但别让孩子以为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钱。因为钱只是一种生活工具,而不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标。
在学校中改变现有的教育体系,分阶段、分目标培养,在不同阶段开设相应的财商教育课程,确定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引入相关师资,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相关培养,让家庭也参与其中。
开拓其他财商教育途径,财商教育是一门关于生活的学科,所以必须与生活相结合,除了家庭和学校的系统课程外,社会层面的教育同等重要。如中信银行开办的“小小银行家”,让孩子们到银行从柜台体验存取钱,再到后台参观个别系统的验证过程,使孩子对金钱与银行的关系有了形象的认知。
其实,在当前的经济社会里,智商、情商和财商,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都进行有规划的理财教育,更是新一代父母的必要选择。
少儿财商培养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
如果说,财富是生存的基础,那么财商就是财富的基础。有财富无财商,财富递减难保,多少富家子弟接手千万财富,无须几个昼夜就荡尽无存;无财富有财商,财富递增积累,多少贫困子弟白手起家日积月累,仅用数年时间就步步为营,成为富翁。财富数量仅是一时的标起,而财商价值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充分体现。可以说,财商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
如果没有及时教给孩子对金钱抱有健康的态度,养成良好理财习惯,可能面临以下危险:
一是孩子因缺乏经济责任心,在经济上会经常收不抵支,长期对父母依赖;
二是孩子受广告等影响,逐渐形成自我享受价值观,沉迷于物质享受;
三是由于缺乏收支平衡意识,在信用消费中陷入债务陷阱和人格陷阱;
四是由于在经济上不能自理,容易丧失自信心;
五是某些错误的引导方式会导致孩子把金钱与成功等同起来:
六是对金钱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家庭冲突。
那我们该如何学习才能真正从小培养出具备一定财商的优秀青少年呢?以下是广财教育财商研究所于2013年研究提供的少儿财商理财教育发展目标:
当我们了解这些还不够,再运用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和技术,比如左右脑开发、四大象限(感受、记忆、思维和创造);复式/现场/尝试/实践/过程/主题/情景/快乐/互动/竞猜,头脑风暴、体验性游戏和桌游等分级设计。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前之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少儿财商教育跟不上,本质原因就是整套体系尚未建成或者未得到合理的运用,以及少儿财商指导师的缺乏。上述这些财商知识、技能和品质在中国还是刚刚兴起,很多财商知识连导师、父母和社会都会感到很陌生或者很超前,最多也是了解些表面。
结语
因而,少儿财商培养任重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无论如何,已经十分敬佩与欣赏一些有识之士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努力着……
于我,便是与孩子在各种学习的路上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注册少儿财商指导师》专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