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美国房市还能上涨2年?

2021-07-18 19:02:57  来源: 百度  编辑:zgjrzk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罗伯特席勒曾用“非理性繁荣”一词预言了全球金融危机。

  6月29日,在喜马拉雅发起、财商侠客行合作推出的“投资进化论”第2场线下沙龙中,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将这个词改成“理性繁荣”,用来描述疫情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兴旺景象。

  为什么疫情冲击之下,全球房地产市场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涨的背后,暗藏了哪些影响世界的宏观因素?

  这一次美国房地产的泡沫居然“比较扎实”,原因是什么?

  这场沙龙的主题是,“未来5年,房地产还是最好的投资吗?”,钟正生与在场观众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并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房地产还有1~2年的上涨空间。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

  以下是财商侠客行精编的钟正生演讲内容。

  #1

  疫情下,全球房市为何一片繁荣?

  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很大,但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却仍然屹立不倒,这是为什么?

  我们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共性,全球各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疫情之后都异常繁荣,形成效应。

  并且,最有意思的是,哪个国家的贫富差距越大,哪个国家的房价涨幅就越高,而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贫富差距与房价飙升,究竟谁是因谁是果?我们的结论是“互为因果”。

  事实上,每一轮房地产的沉浮,在推升国家贫富差距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几年,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叫《房债》(House of Debt,[美] 阿蒂夫迈恩,[美] 阿米尔著)。

  书中提到,次贷危机对中产阶级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中产阶级的家庭资产中最重要的就是房子,而富裕阶层的资产类别更加多元。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出台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拉动了债市、股市以及房市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富裕阶层在股票、债券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而很多中产阶级却连房子都已经被法院拍卖了。

  一反一正之间,对美国的贫富差距造成了急剧的冲击。

  前几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民族主义崛起,其实从上一轮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崩盘中就能找到根源。

  这说明,房地产的周期、调整对一国贫富差距的影响是至关深远的。甚至还有可能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没有一个政府敢对本国的房地产市场掉以轻心,因为这个是普通百姓最重要的资产。

  总的来说,全球房市在这轮繁荣中有两个特征。

  一、这是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

  二、贫富差距越大,房价涨幅越高。

  #2

  美国房价持续上涨,或将抬升通胀水平

  再看看美国房地产。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在中国经济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前几年还有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是,“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

  那么,美国是什么情况?

  事实上,美国房地产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远远不及中国。但是在私人投资领域,从新冠疫情冲击以来,只有住宅领域投资对其有正向贡献。

  所以说,美国房地产的修复对美国经济是有积极的支撑作用的。

  另外,美国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美国 GDP比值接近13%,比中国的增加值占比还要略高一点,这也说明房地产对美国的经济是有正向贡献的。

  最重要的问题在哪?就是房价与房租的比率。大家现在都很关心美国的通胀,在美国的通胀指数(消费品价格)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权重就是房租。

  表:美国房价与房租比率快速攀升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从这个图中我们发现,在美国房价急剧攀升的同时,房租却基本上没怎么动,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要提到均值回归的故事。

  房价跟房租之间应该有一个均衡的比例,房价持续攀升,但房租没动,这就意味着未来1-2年,房租会出现持续攀升,这将会对美国的通胀起到持续拉伸的作用。

  到了这个时候,美联储还能说通胀是暂时的吗?还能说通胀高点还是可以承受的吗?

  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比预期中出现更快的收紧,那么将对全球所有的资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房价的持续上涨,或许抬升美国整体的通胀水平。

   表: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房价加速上涨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房价加速上升,房租也已经从去年夏天以来出现首次加快上涨。

  所以,大家不要忽视了从房价到房租的这种滞后的传导,这个是我们关心美国经济、美国的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变量之一。

  目前看来,房价上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但对通胀的影响可能还会有一个滞后体现的过程。

  #3

  美国房地产市场为何如此火爆?

  第一个原因,毫无疑问,就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简单说,就是美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零利率和无限量的资产购买(QE),导致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在2020年年底降到了2.66%的历史低点。

  在这种情况之下,居民按揭偿付压力急剧降低,有一个比较炫的词,在美国叫FOMO( Fear of Missing Out),我将它翻译成“不怕上错车,就怕上不了车”。

  我们前几年讨论中国买房不也是这样的吗?就怕搭不上车。这种心理是共通的,美国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而且,美联储还大量购买了MBS,即按揭贷款支持证券。可以说,美联储深度介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这跟我们的央行不太一样,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没做到这么极致。当然,更极致的是日本央行,直接入手购买股票。

  房地产的高景气背后都离不开货币政策宽松。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拜登经济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中产阶级经济学,也有人称之为左派经济学。它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社会的中低收入阶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政策刺激效应。

  当前,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速已经超过了高收入阶层,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

  之前的主流经济学叫“涓滴经济学”,就是说,随着富人赚更多的钱,开更多的企业,招更多的工人,百姓的收入也会增长。后来,拜登上台一看,认为根本不是这样。

  所以,现在美国最重要的政策是保居民、保消费。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经济学”。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美国在疫情冲击之下,个人收入的增速非常快,而且个人收入中有很大的部分来自于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

  2021年3月,美国居民的储蓄率达到了最高点27.7%,这其实就是涌入美国房地产的巨大蓄水池。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开玩笑说,所谓的拜登新政、中产阶级经济学,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点美国社会主义的味道。

  甚至于,美国的失业救济补贴比绝大多数工人正常工作拿到的收入还要高。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度。

  当人们手里里有那么多钱要花出去的时候,美国房地产的高景气就可以理解了。

  #4

  美国房地产的泡沫很扎实

  在欣欣向荣的局面下,美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杠杆?美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

  首先,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仍然处于低位。

  在宏观经济的研究中,居民部门加杠杆是最危险的,而美国的居民资产负债表经过次贷危机漫长而痛苦的修复之后,当前家庭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美国房地产的供求关系是相对平衡的。

  疫情爆发之后,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人们对高密度主城区敬而远之,倾向于改善住房条件,购置低密度郊区的房屋。同时,远程办公也让忙碌的上班族搬去郊区居住成为可能,这是需求层面的一个变化。

  还有一个变化也非常重要。美国30-49岁的适龄置业人口,未来的十年会持续增长,他们会成为美国购房的主力。

  这跟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格局也不太一样。

  所以,从需求端来看,美国的需求总量还在平稳增长,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在供给上,最大的问题又在哪?

  次贷危机以后,美国的房屋供给处于低位,造成美国的成屋库存严重短缺,因此当前处于一个非常紧平衡的状态。

  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美国的房地产看起来比较坚硬;如果说它有泡沫的话,这个泡沫非常扎实,因为美国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紧平衡状况。

  第三,最终来说,房地产要想获得持续的增长,还需要居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而现在,美国的就业修复、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正在步入正轨。

  当然,大家也会担心: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怎么样?如果美联储加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0年按揭抵押贷款利率也上行的话,还是会对房价有一定程度抑制。

  所以,总结来看,美国的房地产是有点泡沫化的倾向。包括,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美国房地产板块的市盈率高于其它行业,确实有泡沫化的一个倾向。

  但是,就对研究泡沫有着真知灼见的罗伯特希勒教授(耶鲁大学教授),在做了充分分析之后,也认为美国房地产的上行周期或许还可以继续维持1-2年,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也许才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的拐点。

  这是美国的情况。

  #5

  美国版的“逃离北上深”

  另外,我还想说一说液态化。关于液态化,大家首先会想到水无定型,那么,液态化是什么意思呢?

  疫情之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份对13个国家的2600名上班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表示更愿意从事一份虽然薪水较低,但灵活度高的工作(Cisco)。

  新冠疫情后,员工期望远程办公的频率达到了2.4天/周,较2019年增加约40%。

  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了美国版的“逃离北上深”。因此,在美国的这一轮房价繁荣中,郊区的房价涨幅明显超过核心城区的房价涨幅。

  但是,这一幕在中国并没有发生。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

  首先,今年的房价上涨不是个别现象,是全球现象,是全球货币宽松之后的一个诞生现象。

  第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还是比较坚硬的,跟次贷危机之后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不管是供求金融,还是市场情绪来看,目前都是如此。

  第三,我们相信罗伯特希勒教授此次的判断,美国的房地产也许还可以涨1-2年。

  第四,美国在疫情之后,房地产出现了美国版的“逃离北上深”,这也是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的情。

  我想强调的是什么?美国这一轮的房地产基本上是普涨。但在中国则出现了涨跌互现的局面,中美两国的房地产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百度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