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实习生李欣桐 综合整理
【监管与行业政策】
1.山西银保监局通报消费投诉情况 晋商消费金融3宗违规
5月31日,山西银保监局办公室发布关于部分银行保险机构违反《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情况的通报(晋银保监办便函〔2022〕194号)显示,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存在“未按规定公布投诉流程、投诉电话,未按规定告知投诉人投诉处理相关决定,未按规定保留告知投诉人处理决定相关证明资料”三宗违规。 (中国经济网)
2.六个方面33项措施!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总共涉及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共33项措施。
《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旨在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国务院通知明确指出,要推动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需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的,应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21世纪经济报道)
【机构动态】
1.城商行拓展消费金融赛道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的批复》公告,同意宁波银行受让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消金”)70%股权。随后,中国华融和宁波银行发布关于股权交割完成的公告,这意味着宁波银行正式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经济日报)
除宁波银行之外,目前,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头部城商行均已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并且不断加大持股比例。
解读:可以看出,消费金融牌照已成为城商行打破区域地理空间限制、延伸其零售版图的一大利器。
2.新车市场金融渗透率超六成 车企与银行“抢食”大战加剧
近日,市场研究和咨询企业J.D. Power(君迪)发布的2022中国经销商汽车金融满意度研究SM(DFS)显示,2021年中国新车市场汽车金融渗透率超过六成(62%),较前一年上升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二手车市场金融渗透率也达到54%,汽车金融对乘用车销量增长拉动作用显著。根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报告,海外新车金融渗透率大多超过70%,二手车金融渗透率也达50%左右,因此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尼尔森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则认为,中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规模2018年达929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35万亿元。(经济观察网)
解读:银行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加码,与国家的政策引导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情况下,挖掘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3.金融科技中概股一季报出炉:净利润增幅下滑 不良率攀升
目前以四家消费金融业务为主的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其中,四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均呈下降态势,仅有两家公司实现了营收正增长。
6月1日,信也科技(NYSE:FINV)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信也科技一季度营收24.47亿元,同比增长15.8%;盈利5.35亿元,同比减少9.44%。
5月31日,乐信(NASDAQ:LX)的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显示,乐信总营业收入为17.12亿元,比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41.77%;归属于公司普通股东的调整后净利润为1.29亿元,比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了83.27%。
5月24日,360数科(Nasdaq: QFIN)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360数科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亿元增长20%;归属于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1.795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13.474亿元,下降12.46%。
5月23日,小赢科技(NYSE:XYF)的财报显示,公司2022财年第一财季营业收入为8.88亿元,同比下降1.98%;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下降27.44%。
在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同时,多家公司逾期率也在攀升。今年一季度,信也科技90天以上逾期率为1.64%,去年一季度为1.13%;乐信90天以上逾期率为2.4%,2021年一季度末为1.84%;360数科平台上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2.40%;而2021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1.29%。(经济观察报)
4.信也科技:一季度服务小微企业超50.7万家 同比增长66.2%
北京时间6月1日,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据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信也科技单季为超过50.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同比增长66.2%;在小微领域单季促成的借款金额增长至98亿元,占一季度促成借款总额的24.7%。同时,信也科技第一季度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达1.12亿元,同比增长19.8%。截至2022年3月31日,信也科技共登记软件著作权189项,已成功提交150项专利申请,2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证券日报)
解读:在消费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金融科技集团逐渐开始在小微贷款领域谋求利润增长的第二落脚点。
5.万亿资产AMC瘦身:华融加速出清非主业资产,谁来接盘华融湘江银行?
华融湘江银行股权转让再度延期。近日,中国华融(02799.HK)所持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悉数转让,延期至5月31日。该转让项目自4月19日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挂牌,转让价为119.81亿元,最初项目截止时间为5月17日。按规定,挂牌期满后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不变更挂牌条件,按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长,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此次股权顺利转让后,中国华融将再少一张金融牌照。(时代周报)
解读:中国华融是国内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曾一度大力扩张业务版图,坐拥30多家分公司,旗下拥有华融证券、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等多家金融子公司。如今,在监管压力与业务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华融不得不以转让、重组等方式“瘦身”,剥离非主业资产,进一步聚焦不良资产主业。
6.瑞福德汽车金融因客户信息保护漏洞等被罚50万 股东包括江淮汽车外资桑坦德消金、后者另在华投资北银消金
5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瑞福德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下称 “瑞福德汽车金融”)因汽车附加产品融资业务贷款发放不审慎以及被指客户信息保护漏洞被罚50万元。公司业务运营部负责人以及贷后管理部负责人被警告。
瑞福德汽车金融成立于2013年,由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桑坦德消费金融”)以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淮汽车”)出资成立,持股比例各50%。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所属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桑坦德消费金融还是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17%。据披露,截至2021年,瑞福德汽车金融净利润4.37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瑞福德汽车金融总资产规模228.84亿元,不良贷款1.18亿元,不良贷款率0.65%。(蓝鲸财经)
(作者:吴霜,实习生李欣桐 编辑:周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