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
国内的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对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担忧减弱,这也是今天A股低开高走反弹的原因之一。
今天盘后,央行也公布了5月金融数据:
5月份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7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1%。
数据超出预期。
反应出在疫情之后,货币政策在明显发力。
这也就意味着,在新增信贷的支持下,5月的经济数据,将出现明显回升。
并且按照这个势头,市场对于经济的信心,会继续修复和提升。
今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美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再刷40余年高位。
数据显示,5月CPI环比上升1%,显著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0.7%和4月的0.3%;这使得该数据同比上升8.6%,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的同比增幅,并高于市场预期的8.3%。
美国的通胀率再超预期,对于加息的预期再次升温,美股期货应声跳水。
本来,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讲美国的通胀已经见顶,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有所缓和;
结果现在CPI又创出新高,对于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如果美联储加息过猛,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甚至爆发全球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宁愿冒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风险,也要激进的加息?
首先是因为今年11月,美国有中期选举。
拜登目前的支持率每况愈下。
如果不能在中期选举之前,把通胀压下去,那拜登背后的民主党,在这次中期选举中,很可能会丢失大量选票。特朗普支持下的大批共和党议员,将上位,为2024年特朗普卷土重来做准备。
所以说,通胀问题,是燃眉之急。该怎么选,拜登政府心里很清楚。
其次,对于美国来说,每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是收割其它国家的机会。
毕竟,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危机爆发时,其它国家会比美国更惨。
届时,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去以“白菜价”抄底他国的优质资产。
甚至于,当一些国家的政府实在撑不住、向美国求助时,那就需要在政治上做出更多的妥协与让步。
这样的机会,只有在危机爆发时,才会出现!
虽然说,5月的CPI数据,中美两国相向而行,但是展望6月,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走高,通胀的压力还会继续上升。
美国持续加息缩表,是预期之内的。
而中国,内部,通胀的压力也在持续上升;外部,美国加息缩表、欧洲加息,也在向国内施压。
所以,国内目前这种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了。
宽松的窗口期,正在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