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王海死磕辛巴“燕窝造假”,打假只是手段,与正义无关

2022-07-13 13:38:25  来源: 网易网  编辑:zgjrzk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欧阳修 繁荣的商品经济,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业务的乱象,各路商品鱼目混珠,监管部门难以兼顾各类商品的检查,以至于许多假冒伪劣商品混入市场滥竽充数,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有信服力,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会请明星或网红来为自己代言,一旦一个带货人所代言的商品被打假,他们自己的威信也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无良商家和网红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更是使得商品打假难上加难。 一位打假人,就对代言假冒商品的网红死磕到底,然而,这本是为消费者发声的一件好事,却在该网红的恶意引导下,被该网红的粉丝反咬一口,许多不知真相的路人也纷纷站到了打假人的对立面,本是为民谋福利,到头来却被反咬一口,如此真的是令人唏嘘。

  一、打假人王海 上文所说的是王海,在1995年,王海获得了“消费者打假奖”的称呼,从此之后,王海与“打假人”的称呼就绑定在了一起。多年来,他数十年如一日,被他扒掉一层皮的假货数不胜数,因此,人民亲切的称呼他为“消费者的守护者”。时至今日,在他的名下已经成立了4家职业的打假公司,专门负责和假货斗争到底,凡是被他调查的公司,多少都会受巨大的影响,作为回报,他也因为打假赚的盆满钵满。 能把打假做成一门产业,这样的商业头脑,也是没谁了。当然,这也是一个双向获益的过程,消费者可以因此避免购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他也能因此获得利润。

  对于王海从打假中牟利的行为,其实也一直受到了争议,有人指责他是为了赚钱才打假,对于这一点,王海从不避讳,他直言:“打假是为了正义,但是只有赚了钱,才能更高尚。”确实,如果王海吃完上顿没下顿,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又怎么能指望他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甚至不惜得罪商业界的大佬去为消费者打假呢?所以,说到底,打假是为了盈利,但是盈利可以与正义共同存在。因此,王海的声名在商业界可谓是如雷贯耳,谁都想避免和他扯上关系,更有甚者甚至通过贿赂等手段令他“手下留情”,然而对于这些利益的诱惑,王海都不为所动。 王海的真性情也收获了消费者的敬佩与崇拜。

  二、死磕网红王海打假的主要目标,是“具有赔付能力的企业”,再加上他打假的起步价是30万,也就是说,一般的小企业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所以,指责他“商业碰瓷”的消息也一直连绵不绝。 但是,能把商业碰瓷做到极致,也算是对于消费者的好事。11月19日,王海就死磕上了网红辛巴。 辛巴是某平台的带货主播,具有极高的人气,事情的起因是,辛巴团队在直播间里销售的燕窝,被某消费者购买并检测后,爆料竟然只是糖水。 辛巴在起初,为了自证清白,向大家展示了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宣称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清白。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如果自己卖的是假货,愿意假一赔三。

  这位消费者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咄咄逼人的辛巴面前,自然是无力抵抗,再加上辛巴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一时间,仿佛辛巴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这位合理维权的消费者则是闹事的。如此无助的情况下,王海站了出来。 他通过各种渠道,着手搜集燕窝造假事件的资料与证据,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燕窝产品送去专业机构检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辛巴售卖的燕窝就是糖水。 眼看王海各项证据都齐全,而且还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辛巴认怂了,但是,王海却没有选择见好就收,他咄咄逼人的要求辛巴兑现假一赔三的诺言,并且要求辛巴公开向此前被诬陷的消费者道歉。 见事态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辛巴只能一改之前嚣张跋扈的态度,双眼含泪,很委屈的向公众道歉,并且表示自己会履行假一赔三的承诺。

  然而,辛巴真的是诚心道歉吗?显然不是,虽说,他也履行了假一赔三的承诺,但是,这个假燕窝的售价是很贵的,如今假燕窝被证实了只是糖水,消费者不过只是受到了三瓶糖水而已,即使假一赔十,也不能够抵消它昂贵的售价,这样的操作,足以证明辛巴的精明。 更过分的还有,辛巴先低调一阵子,再通过隐秘的手段让水军控制评论,利用舆论造势,将火苗引到维权者的身上。无数水军跑去咒骂王海,纷纷挖掘王海的黑料,就连辛巴的媳妇都亲自下场,信誓旦旦的证明自己老公的“清白”,说自己的老公是敢作敢为的英雄。很多不明真相的路人也被辛巴的水军带偏,纷纷站到了反对王海的舆论阵线中,如此,王海真的是被反咬了一口。 然而,王海如果这么好欺负,他就混迹不出今天的成就了,他决定与辛巴死磕到底。

  他深挖法律法规,要求辛巴对消费者假一赔十,同时,王海一一翻阅辛巴过去的直播视频资料,但凡是有水分的,王海都把他们一一挑出,注意打假,最终,王海甚至列出了辛巴过往销售的假货清单,凡是和辛巴有牵扯的假货集团纷纷躺枪。因此,这些商业公司立刻解除了与辛巴的合作关系,防止自己惹祸上身,辛巴也接不到新的商业订单了,从一个人气带货主播沦落到了人人咒骂的假货小王子,如此的辛巴并不值得引人同情,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因为他违背了商业道德,自作自受的结果。 三、毁誉参半王海也不总是那么稳的,他曾经也因为打假翻过车。

  以金钱为导向的打假模式,出现翻车,其实也不足为奇。毕竟,打的假越多,王海赚的钱就越多,他很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广撒网,但是对每个产品研究的又没有那么深,因此,打假人被“打假”的事情爆出,其实也是意料之中了。 结语在当今繁荣的商品经济下,王海的兴盛也体现出了,消费者确实需要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参考与导向的打假机构,王海便抓住了市场的空白,成功为自己赚取了一定的利益,并且解决了部分消费者的问题,从这方面来说,王海的打假行为是极其具有正面意义的。

  但是,另一方面,把打假做成商业行为,必然会导致打假行为的变质,即使王海打假的行为是以金钱为导向,但是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应该得到鼓励。但是,王海为了牟利而急躁冒进,这种行为也应该受到惩罚。无论如何,是假货公司也好,是打假人本身也好,只要错了,就应该接受惩罚。当然,随着我国市场监管机制的日益完善,我国对于各类商品的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或许有一天,真正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检验机构会完全取代这种商业性质的打假机构,届时,消费者才会赢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资料:《辛有志骗术揭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易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