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回应近期热点话题
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 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
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垫付进展如何?地方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贷款什么新动向?银保监会在“保交楼”方面有哪些工作安排?大型银行今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的任务完成进度如何?8月12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通气会上回应上述热点话题。
6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
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工作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披露了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垫付进展。
7月11日以来,河南、安徽先后发布4期公告,分别对5万元以下、5万至10万元、10万至15万元、15万至25万元的客户实施垫付。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截至8月11日晚,已累计垫付43.6万户、180.4亿元,客户、资金垫付率分别为69.6%、66%,进展总体顺利。
“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
“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资产质量略好于全国中小银行平均水平,流动性充裕,风险完全可控。”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6700亿元,同比多处置1640亿元。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
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
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支持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
一是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中“尽好责、守好位”。银保监会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推进压实地方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