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取款出“新规”?多家银行已经采取措施,储户取款“大更新”

2021-08-01 22:40:10  来源: 百度  编辑:zgjrzk  

  

前言

  近年来,进行银行卡买卖犯罪频繁出现,原因竟与人均6.4张银行卡有关。“刷脸取款”方式新鲜实施,“刷脸取款”要取代银行卡、存折?还记得2019年发生的有四名男子使用银行卡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得利益的案件吗?这个案件最近有了最新进展。据知,张某、蒋某等四人通过非法买卖银行卡,后高价卖出来谋取利益,获得巨额利益,违反了我国法律,让金钱迷惑了双眼,帮助网络不法分子,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当前,四人均落网,转交人民检察院后被判刑。

  

为什么人们可以出售自己的银行卡?

  近年来,因买卖银行卡而违法犯罪的不在少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银行卡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更有甚者部分人群拥有十几张银行卡。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得知,在2020年时,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稳定持续性的增长,我们人民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支付体系平稳运行,支付业务持续增长。截至去年末,我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25.36亿户,同比增长十个点,我国银行卡的发行数量近90亿,人均6.4张。

  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化深入人们的生活。早在2015年,招商银行在深圳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同年,兰州银行在兰州亦推出ATM“刷脸取款”业务。这个业务的开放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这不仅不用担心银行卡密码输错后吞卡或者银行卡未保管好而丢失,因需刷脸识别身份,而且大大的提高了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提升了客户的体验感,并且整个过程都非常简单,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刷脸取款”安全吗?以后还会存在银行卡吗?

  刷脸只是一种可以代替不插入银行卡的方式,就算是“刷脸取款”最重要的支付方式输入密码还是需要操作的。专家介绍,刷脸取款采用的是红外活体检测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可以抵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3D头套等面具攻击。除此之外,还具备静默活体、动作活体、唇语活体、双目活检等活体检验方式。传统取款方式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措施的增加,比如需要使用手机号绑定、短信验证码等方式来确认取款人的身份。既然这种“刷脸取款”的方式存在,一定是已经通过了安全检测之后才出现进行推广的。

  对于大家存疑的以后还会存在银行卡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连卖菜的大爷都开始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收款码来进行收钱,现在大部分中老年人出门也都使用手机支付、进行刷卡等进行付款,更别说紧跟潮流思想超前的年轻人了,智能支付的普及随之减少的是现金使用的减少。众所周知,我国发行了新版第五套人民币,为了迎接这套新版人民币的到来,大家也是左顾右盼,如果以后现金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为什么还要发行新版的人民币?与之相同,虽然目前有使用“刷脸取款”的人群,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习惯比较传统的方式,而且“刷脸取款”针对的是已经办了银行卡但出门不想或者忘记携带银行卡的人,这与要开户新银行办理银行卡的人关联很小。

  

“刷脸取款”存在后,以后还能使用银行卡、存折进行取款吗?

  相信这一点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点,中国银保监会回应:智能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并不等同于银行卡和存折的消失。而且这种取款方式并未普及,目前也只是适用于小部分人群。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暗中存在着不少非法倒卖银行,进而帮助网络不法分子进行犯罪的人,因为贪图利益而违法犯罪,把这种买卖银行卡的方式当成生财方法,最终误入歧途。然而减少或避免此种行为的发生,就是要求我们不贪图小利益而出卖自己的银行卡,这是在帮助犯罪。相信不少人出现过银行卡丢失还需重新补办,“刷脸取款”在部分地区成为热门,新取款方式的出现有利有弊,一方面,避免了临时取钱但无卡不能取钱的情况,方便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的适用人群少,且目前人脸识别技术精准度不高,长相相似的可能会出现顶替取款。


百度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