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东莞公安推出10类30项硬核举措全力护航高考

2022-06-05 22:34:46  来源: 腾讯网  编辑:zgjrzk  

  2022年高考将至,东莞市公安局按照“打造高考安保新模式”的工作要求,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推出,全力确保高考安全、顺利、有序。

  一、全警启动等级勤务

  1、高考期间,全警启动等级勤务,提高见警率,加强考点及周边安保。

  2、开通涉考110报警求助“快速通道”,快接快处涉考报警求助。

  3、将涉高考考点、驻地学校(酒店)、考生警情全面升级为一级警情,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4、将各考点学校、驻地学校(酒店)全面纳入公安机关治安重点监控视线,将路面警力向重点区域倾斜。

  二、净化涉考网络空间环境

  5、严格网上巡查,及时发现处置代考、替考、销售作弊器材、兜售考试答案等违法活动。

  6、指导招考部门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措施,严防发生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

  7、配合教育考试部门清理网上仿冒、假冒官方机构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公众账号,防止家长、考生上当受骗。

  8、配合网信、教育考试部门“点亮涉考官方机构标识”,引导广大考生及家长正确识别各级教育部门官方网站。

  三、全面整治考点周边环境

  9、组织开展对考点周围建筑工地、爆破作业、粉尘、噪音、气味、振动源等情况摸查,及时消除、控制各类滋扰源,暂停考场周边5公里范围内爆破作业活动。

  10、加强对考点周边特别是露天广场、文化娱乐场所等部位的巡查管控,高考期间,暂停商演、广场舞、促销、派对等活动,为考试营造安静环境。

  11、禁止考点周边摆摊设点、违规经营食品饮料等行为,保证考点周边食品卫生安全。

  四、全面保障考点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12、优化调整考点及周边道路交通部署,科学设置信号灯配时,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

  13、对考点周边妨碍交通通行的占道施工项目一律停止施工,禁止货车、城市工程运输车、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等车辆在考点周边道路行驶。

  14、严查机动车乱鸣喇叭、飙车等违法行为。

  五、全力确保高考出行畅通

  15、通过互联网导航地图,对进入考点周边路段的车辆发布考点“道路管制”“禁鸣喇叭”等语音提示,引导公众选择合理绕行路线,减轻考场周边交通压力。

  16、对接送考生或涉考车辆的轻微交通违法,可警告后迅速放行;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优先安排警车护送考生到考点,允许受阻涉考车辆紧急借用公交车道。

  六、做好应急处突和抢险救援准备

  17、制定城市发生内涝应急送考预案和绕行组织方案,提前在分流路线开辟送考绿色通道,对涉考车辆予以优先通行便利。

  18、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预案,视情前置救援力量、物资,确保考生及时赶到考场和路途安全。

  19、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事件,落实应急处置准备。

  七、设立高考安保便民服务岗

  20、在考点设立“高考安保便民服务岗”,配备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现场受理、快速处置涉考警情求助,全面提升“一考点一安保团队”服务水平。

  21、建立“交警+铁骑”护考小分队,为遇有交通拥堵、发生交通事故影响按时参考以及遗忘证件的考生提供应急援助服务。

  八、开通考生身份证办理绿色便捷服务通道

  22、对考生申请加急办理居民身份证,落实“四个优先”(优先受理、优先签发、优先制证,优先发放)。

  23、组织开展考生集中办证专场服务活动,为考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4、在“粤省事”上线临时居民身份证网上办理服务,对已申领居民身份证又急需用证的考生,可通过手机在“粤省事”申请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

  25、高考期间,配合教育考试部门为考前遗失、忘带居民身份证的考生提供远程身份核验服务。

  九、开展暖心护航活动

  26、考前会同教育、交通等部门对所有接送考的客运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修;提醒自驾送考家长提前做好车辆检查;考试结束后对集中乘车返家相关车辆、路线开展“逐车逐路”隐患排查。

  27、在接送考客运车辆集中出行、路况较差等交通情况复杂路线增派护航警力,确保车辆平安到达。

  十、强化考后安全工作

  28、高考结束后,各地交警部门对毕业生开展假期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考生假期交通安全意识。

  29、配合教育考试部门,加强对校外考试培训机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网上违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行为。

  30、清理整治网络虚假招生广告,严厉打击虚假招生诈骗、冒名顶替上学、盗取考生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腾讯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