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保险”适时提出,重点在提供服务

2021-05-25 08:38:05  来源: 百度  编辑:zgjrzk  

  关注

  我们探讨康养保险的重点,是在提供服务。它不是简单的养老保险或疾病医疗保险,它是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再加很多的健康管理。它是把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统统做成高频服务,它是现有产品的升级完善,也可与现有产品长期共存。

  日前在海口举办的中国国际旅居康养保险高层论坛,围绕国际商旅、康养、医养、保险创新等热点及焦点问题展开,笔者全程听会,有些学习思考。

  “康养保险”有何不同

  先说康养,我们熟悉医养,康养应该比医养更前瞻一步。康养+保险,可为保险带来一些观念变化。比如,笔者在会上受启发的一点是:保险运营要强调再强调控费,但康养场景下,就有那么一部分高端客户,使你觉得:不要总把健康管理与控费联系起来,保险公司、产品可以增加费用。但前提是:你要做好服务,争取客户的价值认同。尤其是,你不能只赢得客户赏鉴,你要从专业主义、长期主义出发,建立一套科学、效益的认知体系和落地实践。

  保险公司可做“康养保险”

  保险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疾病、治疗、养老、生活等提供风险补偿。一个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已经够业界探索一阵,又冒出了康养保险。从可保风险角度看,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总觉得没数据、没有谱。笔者在会上受到的另一启发是:全部大数据,你不可能拿到,拿到了又可能没用上;理赔大数据,保险公司、现有产品已有积累,拿起就能用,但用得不够;核保大数据,不再是废料,应视为潜在的数据土壤;医保大数据,虽然拿不到,不影响康养保险。保险公司需要做:万物互联。

  理解审视“生态闭环”

  从这里开始,我们探讨康养保险的重点,是在提供服务。它不是简单的养老保险或疾病医疗保险,它是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再加很多的健康管理。它甚至不具备保险的所有要素,比如射幸、大数,它是把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统统做成高频服务,它是现有产品的升级完善,也可与现有产品长期共存。

  关于服务供方资源。一是资源的顽强力。头部资源、走红资源,比如三亚、西双版纳这些地理IP,比如顶级三甲医院、区域医学中心这些专业IP。即便专业IP是人造的,优势也很大。二是资源的思维力。资源不一定全靠硬投入,也要看协作整合。互联网是颠覆传统行业的,保险行业现在要偷袭互联网,或者以互联网为武器,一起赛跑并胜利。

  康养保险,以提供服务为重。其产品设计、运营,归根结底在于人力资源整合、管理。轻资产模式是比较适合且容易的;以专业、服务铸就品牌,利用并赢得互联网络,是可能、可行的;为专业、服务做多层次定价、覆盖客群,是很值钱的商业策略;对传统保司来说,行动时间更值钱。

  关于需方客户教育。一是教育来不及。教育客户很难,比做健康管理还难。言传身教,颠覆客户对保险功能的印象,健康管理等需从附加边缘往主流道路上牵引。二是够用就行了。我国有消费能力、意愿的客户数量大、分布广,从社区做、为社会做,马上就做。

  康养保险,从其需求、产品特点看,就是要做全生态、全链条的合作建设。将全生态里的供需匹配不足,视为最大的闭环工作空间。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既赚需方的剩余价值,又赚供方的剩余价值。为达此目的: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要筹备好全链,使其中供与需的人、财、物都展现可持续性。

  (作者系医保领域研究者,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研究员)

  本文来源:一财网


百度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