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陶冬:QE是不可能完全结束的,通货膨胀也很难彻底断根(全文)

2022-09-26 14:12:53  来源: 新浪网  编辑:zgjrzk  

  9月23日,由新浪财经主办,证券日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合力打造的2022新浪财经海外投资峰会盛大开幕,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纳斯达克、新交所、香港贸发局等机构的代表致辞,并邀请了包括沈明高、肖耿、韩竹、陶冬、姚远、张忆东 、梁文涛、黄亮等海内外知名学者、经济学家等共聚于此,眼观全球局势,紧扣市场脉搏,探讨大湾区机遇,碰撞智慧火花,为投资者奉上了一场财富盛宴。

  瑞信财富管理部大中华区副主席陶冬发表主旨演讲。

  陶冬指出,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使得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调整,而且这个调整的力度是不小的,但是短期的逆转并不意味着QE已死。

  当前欧美央行不断地在调整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调整,仍然在扩张。

  比如,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这个法案实际上不是削减通货膨胀,而是制造政府开支,通过支付转移的形式扩大未来的公共开支,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最终也是需要货币政策买单的。

  如果财政政策不能够收缩的话,陶冬认为哪怕今年明年货币政策会有比较大的收缩,未来还是一个QE的过程。

  以后的世界还是一个资产为王的世界,未来的世界会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会投资的,另外一种是不会投资的,带来了财富分配的进一步不均。

  未来两年金融市场风高浪急,会非常得动荡。QE是不可能完全结束的,通货膨胀也很难彻底断根,我们2022年、2023年不过是在一个大浪潮中间的一个小转折。

  附演讲全文:

  陶冬:大家好,我是陶冬,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全球经济在2022年、2023年的一些展望。

  2022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讲,应该是一个转折之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新冠疫情都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股市、债市、美元、风险预期也都有巨大的调整,在这些所有的因素中间,我相信通货膨胀是最大的一个牵动全球经济货币政策的因素。大家都讲通货膨胀,实际上美国今天面临的通货膨胀是三种性质完全不同、表达方式和整治手段都不一样的通货膨胀。

  第一类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供应链所带来的物价上涨。我相信供应链断裂和运输瓶颈给我们带来的物价上涨,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第二类通货膨胀是能源价格、粮食价格的暴涨,而这一类通货膨胀主要的成因来自于战争和气候因素,这些因素根本不是联储或者任何一个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做出调整的。

  第三类通货膨胀是需求端的通货膨胀,这个也是各国央行试图通过调整需求来寻求抑制的。但是在美国,由于工资的上涨带来了服务业价格的轮番上涨,而这个又带来了预期上面的改变,触发了新的一轮物价与工资的连环上涨。

  联储在处理未来美国通货膨胀上面,我认为有重大的挑战,在最近的一些通货膨胀中间,一些过去上升并不明显的领域,比如说租金,比如说医疗,比如说教育,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这些领域的物价通常被称为“惰性价格”,当“惰性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往往是一轮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慢慢整治的。

  我个人对于美国通货膨胀的看法是“在未来六个月中间,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回落到4%~5%的水平”,这基本上是一个基数效应再加上供应端通货膨胀的回落。但是惰性价格给美国带来的新的通货膨胀会持续很长时间,美国的CPI通货膨胀回落到4%~5%之后,接下来的下降速度会非常得缓慢,而能源价格、食品价格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我相信美国的通货膨胀起码需要3到5年的时间才能够回落到接近联储2%的政策目标。

  美国货币政策已经摆明了要根据通货膨胀形势、根据就业形势来做出调整,而不再预设加息目标,我相信联储加息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大约加到4.5%之后做出一个暂停,观察一下货币政策究竟给通胀、给就业、给消费、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这个之后联储的加息是不是结束了,在我看来还需要取决于未来的惰性通胀的走势。我个人认为美国利率上升超过预期的风险要远远大过在未来两年降息的风险。

  美国经济今天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们针对美国的物价、就业、消费、投资还有金融做了一个模型,模型的结果是物价上涨已经超出了过去20年4个标准方差,就业市场的过热程度超过了2个半标准方差,消费和投资大约都在一个标准方差左右,但是有冷却的迹象。而金融则在迅速的恶化中,那是负面的大约2个标准方差,换句话说物价和就业的极热和金融意志的极冷是一个联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我们相信货币政策主要的着眼点还会放在物价上面,但是如果金融市场出现大规模的动荡,不排除联储通过“语言干预”甚至一些政策的姿态来稳定市场的焦虑之心。联储已经摆明讲了,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不设预定的目标,一切根据数据、根据经济形势来决定,我们相信联储的加息会在明年大约3、4月份的时候在4.5%的地方停下来做一个暂停,这个暂停之后,货币政策是收还是放,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形势,以目前的判断来讲,我们相信联储明年加息超过预期的可能性要大过明年降息的可能性。联储降息需要在就业市场尤其是工资上涨出现明显的可持续的下降之后,经济可能发生衰退的情况下才发生,这个在目前的情况下面还不是特别清晰的。

  欧洲经济和美国经济都有很高的通货膨胀,但是欧洲和美国的最大差别在于经济过热程度,欧洲的通货膨胀基本上是由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暴涨所拉动的,欧洲的劳工市场没有美国式的过热,工资上涨幅度也比较小,而和此相对应的是消费信心也比较薄弱。但是由于双位数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也进入了激进式的大码加息的程序,但是天然气供应的问题并不是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所以欧洲未来的通货膨胀走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天然气供应在欧洲已经导致了重化工业相当一部分产能的停工、半停工,这个对于增长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冲击,并且有连锁反应,对于消费端,可支配消费因为暴涨的物价而受到明显的削弱,消费信心受到冲击,这个会使得欧洲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就进入衰退,欧洲正在面临滞胀的难关。

  日本经济比起美国和欧洲,通货膨胀并不明显,尤其是扣除了能源价格上涨之后,实际上日本通货膨胀几乎不大。在货币政策上面,它就选择了和美国、欧洲不同的道路,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张货币政策,但是在欧美同时加息的时候,市场也预期BOJ在晚些时候也会加息,这个带来的结果是资金大量的沽空日本国债JGB,但是日本央行看到这个情况觉得不爽,他说我是央行,我可以印日元,所以你们谁跟我斗是不可能斗赢的。的确,BOJ大规模地干预市场,把日本的国债利率钉死在接近于0的水平。但是市场并不买账,因为借日元的成本几乎为零,而且我们知道央行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打算改变政策,但是另外一方面把这笔钱换成美元之后,买美国国债,可能有3%甚至4%的收益率,市场做这个套利交易也是躺赢的。于是央行和资金之间的博弈带来了市场一场非常强烈的博弈,日本央行所拥有的JGB日本国债的比例在迅速上涨,目前日本政府发的国债中间四成多一点已经被日本央行纳入囊中了。我们的估算是到明年三月底,也就是本财政年度结束的时候,日本银行可能拥有JEB国债的80%,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它几乎把日本的国债全部收下了,而且未来日本央行可能收100%的国债,但是不可能收110%的国债,所以目前日本央行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要么市场退缩,要么有朝一日日本央行现在的市场干预政策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一旦日本央行在干预国债市场中间出现一个退缩的话,对全球的金融资产价格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日元今天是主要的套利交易的借贷货币,这个货币利率一出现变化,这就不光是日元资产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资产,所有借了日元去炒作的资金都需要重新审视它的投资策略。在我心目中日本央行和JGB市场是明年资本市场的一个大的堰塞湖。

  接下来我想谈谈新兴市场,在过去的50年中,每一次美元出现大规模的持续升值的时候,新兴市场必有一危机。在1995年到2002年美元持续升值的周期中间,先后发生了墨西哥债务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乌克兰债务危机、巴西危机、阿根廷危机,这一次美元的持续升值,也带来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从新兴国家流向美元区,而这个触发了小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由于部分新兴国家借的是美元债,当本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时候,债务违约风险就会变得很大。越是债务违约风险大,资金就进一步地撤离,而这个带来更大的外汇压力。亚洲在1997年的时候就是因为美元升值,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一次亚洲会不会爆发同样的金融危机呢?我觉得机会不大。因为在过去的25年中间,亚洲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修改了汇率浮动机制,同时借外债的数量相对于GDP的体量来讲,和1997年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我相信亚洲的货币汇率会因为美元的上升而出现调整,但是亚洲未必再重现亚洲金融危机。但是对于其它新兴国家来讲,尤其是对那些高债务国家来讲,发生债务危机和汇率大幅贬值的机会是存在的。到现在为止,我们见到了孟加拉违约、俄罗斯违约,我们见到了巴基斯坦出现了支付问题,我们也见到了土耳其、阿根廷等国汇率的大幅贬值。我认为这些只是一个开始,由于美元的持续升值,新兴市场必然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外流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美元,美元是不是垃圾?美国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的8000亿美元,一路扩展到90000亿美元,涨了12倍,这势必会带来币值的不稳定。所以,说它是垃圾,我认为是合理的。但是美元是垃圾,世界其它货币也是垃圾,因为它们也在印钱。最终的结果是垃圾对垃圾,相对来讲谁不垃圾,汇率就升值,这是一个比烂的过程,是一个矮子里面拔将军的过程。由于美国经济的底气比起欧洲、比起日本要足一些,所以美元还是升值的。美元指数一度突破了110,我相信美元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欧美这么加息,波澜壮阔的QE浪潮是不是结束了?的确短期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使得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调整,而且这个调整的力度是不小的,但是短期的逆转并不意味着QE已死。我有一个提法,我认为货币政策是财政政策的同一个硬币的另外一面,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央行不断地在调整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调整。英国最近出来的所谓的能源补贴计划,正在制造出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政赤字。你看美国通货膨胀走到这个份上了,拜登政府还是推出了《削减通胀法案》,这个法案实际上不是削减通货膨胀,而是制造政府开支,通过支付转移的形式扩大未来的公共开支,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最终也是需要货币政策买单的。如果财政政策不能够收缩的话,我个人认为哪怕今年明年货币政策会有比较大的收缩,未来还是一个QE的过程。我讲话叫做“QE不死,只是在等待下一个经济衰退或者市场崩溃的情形,到了那个时候QE又会堂而皇之地出来了。”我个人觉得以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这么一个情况,世界还会进一步地做出QE,以后的世界还是一个资产为王的世界,未来的世界会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会投资的,另外一种是不会投资的,带来了财富分配的进一步不均。但是在未来两年金融市场风高浪急,未来两年市场会非常得动荡。但是我个人认为,QE是不可能完全结束的,通货膨胀也很难彻底断根,我们2022年、2023年不过是在一个大浪潮中间的一个小转折。

  今天的分享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