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固收:债市上涨过快 短期步入震荡

2021-08-08 20:16:03  来源: 百度  编辑:zgjrzk  

  来源:财经自媒体

  债市上涨过快,短期步入震荡海通固收利率债周报(姜珊、孙丽萍)

  来源:珊债券研究 

  概要:

  债市展望:债市上涨过快,短期步入震荡

  近一月债市大涨近30BP,行情主要分为降准催化和疫情催化两个阶段,10Y国债/国开债利率期间最大下行幅度分别为28bp和32BP。上次出现十年国债23个交易日内下行超过28BP的时间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期(降息降准疫情爆发)、19年1月中旬(TMLF变相降息+降准)、18年4月下旬(降准和贸易摩擦)、16年1月中旬(美国加息预期延迟+全球股市商品大跌)及14-15年货币宽松资管大扩张时期。从近期机构行为来看,基金交投活跃,大行买盘增加,市场情绪仍高。

  在缺乏新增利多情况下,短期利率易上难下。我们认为,8月债市利多因素为经济信贷回落,政策保持偏松态势,债市结构性资产荒延续,配置盘增配资金仍有所期待;利空因素为近期债市涨幅较大且没有明显的回调,地方债供给回升,市场情绪偏热,债市相对于大盘股性价比降低。

  但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债券小牛市仍延续,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撑利率位于区间下行通道,后续利率再度下行的催化可能是新一轮宽松政策的落地(降准置换MLF+碳中和宽松工具),维持十年国债利率区间在2.75%-3.10%的判断。

  基本面:出口放缓,产需不佳,PPI高位

  7月进出口增速均放缓,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呈现筑顶回落趋势。高频数据显示7月产需偏弱。预计7月CPI同比小降、PPI同比或与6月基本持平在8.8%。

  8月初产需延续走弱趋势,其中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表现不佳,百城土地成交面积降幅扩大,出口CCFI、SCFI综合指数增速均放缓,工业生产偏弱,沿海八省月均耗煤量增速回落,行业开工率小幅改善但仍偏弱。物价方面,预计8月PPI同比或缓降至8.5%、CPI同比或在0.9%附近。

  上周回顾:资金面偏松,短债多跌、长债齐涨

  资金利率大幅回落。上周,央行资金净回笼400亿元;资金利率R001、R007周均值分别下行27BP、下行47BP;DR001、DR007均值分别下行24BP、下行33BP。3M Shibor利率和3M存单发行利率也均下行。

  供给增加,需求分化。上周利率债净供给3188亿元,环比增1817亿元。一级市场招投标:进出口行债、国开债需求较好,国债需求分化,农发债需求一般。截至8月6日,未来一周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大幅回落至271亿元。

  短债多跌、长债齐涨,隐含税率略有下行。上周债市供给增加,资金面偏松,扬州、武汉、郑州等多地疫情发散,市场避险情绪继续升温,债市涨多跌少。3M、10Y、30Y国债利率仍处于低位,国开债分位数整体更低;10年国开债隐含税率小幅下降至32%分位数。

  --------------------

  1.基本面:出口放缓,产需不佳,PPI高位

  7月产需偏弱,PPI仍处高位。7月PMI继续回落,产需两端均偏弱。7月中观高频数据也显示,地产需求走弱、汽车需求分化、整体偏弱,但出口CCFI、SCFI等综合指数环比同比均改善,工业生产偏弱。7月猪肉和蔬菜价格同比均下降,水果价格同比涨幅收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走阔,预计7月CPI同比继续小幅回落、PPI同比或与6月基本持平在8.8%。

  7月进出口增速均放缓。7月出口同比增长19.3%(前值32.2%),两年平均增速12.9%(前值15.1%),进口同比增长28.1%(前值36.7%)。7月PMI新订单指数已连续3个月回落,印证出口筑顶回落走势。分出口产品看,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维持两位数高增长但较6月回落,疫情相关产品降幅扩大、地产、农产品相关产品降幅明显;分出口国别看,对主要国家出口增速纷纷回落,其中对东盟回落幅度最大。

  8月初,产需延续走弱趋势。从8月以来的中观高频数据来看,一方面,需求不佳,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表现不佳,百城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同比降幅均扩大,出口CCFI、SCFI等综合指数同比、环比增速均放缓。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偏弱,沿海八省月均耗煤量增速回落,行业开工率小幅改善但仍偏弱。

  8月PPI同比或缓降。8月以来,水果和蔬菜价格环比、同比均回升,猪肉价格维持在低位,考虑到CPI同比基数回落,预计8月CPI同比或在0.9%左右;8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调,国内油价回落、煤价抬升、钢价震荡下降,预计8月PPI同比继续放缓、同比增速或至8.5%。

  2. 货币市场:资金面偏松

  央行净回笼资金。上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500亿元、逆回购到期900亿元,公开市场净回笼400亿元。资金利率大幅下移,资金面均衡偏松,具体来说,R001均值下行27BP至1.84%,R007均值下行47BP至2.04%;DR001均值下行24BP至1.8%,DR007均值下行33BP至1.98%。3M Shibor利率和3M存单发行利率均下行。

  3. 一级市场:供给增加,需求分化

  上周,利率债净供给3188亿元,环比增加1817亿元;总发行量4464亿元,环比增加350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发行2052亿元,环比增加1852亿元;政金债发行1021亿元,环比减少638亿元;地方债发行1391亿元,环比减少864亿元。截至8月6日,未来一周地方债计划发行271亿元(较上周发行规模大幅回落),国债计划发行1300亿元。

  上周,利率债一级市场招投标需求分化,国债+政金债总计划发行规模3030亿元,实际发行规模3073亿元。进出口行债、国开债需求较好,国债需求分化,农发债需求一般。具体来说:

  国债需求分化,21附息国债07(续3)、21附息国债04(续4)的认购倍数分别为3.53、3.41倍,需求尚可;21贴现国债37、21贴现国债36的认购倍数分别为2.86、2.29倍,需求一般。

  进出口行债需求较好,21进出04(增10)、21进出12(增19)、21进出03(增15)、21进出10(增3)、21进出05(增11)的认购倍数分别为9.54、8.74、8.23、6.63、5.91倍,均需求较好。

  国开债需求较好,21国开09、21国开13(增14)、21国开10(增9)的认购倍数分别为6.92、6.02、4.51倍,需求较好;21国开03(增22)、21国开07(增5)认购倍数分别为5.34、5.15倍,需求尚可;21国开11(增发)认购倍数分别为3.5倍,需求一般。

  农发债需求一般,17农发15(增35)的认购倍数为8.05倍,需求较好;21农发03(增16)的认购倍数为4.79倍,需求尚可;其余均需求一般。

  存单量价齐跌。上周,同业存单发行3875亿元,环比减少590亿元,到期4155亿元,净到期280亿元,净到期环比减少902亿元;股份制银行1年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收于2.67%,相比于前一周下行6BP。

  4.二级市场:短债多跌、长债齐涨

  债市涨多跌少。上周债市供给增加,资金面均衡偏松,扬州、武汉、郑州等多地疫情发散,市场避险情绪继续升温,债市涨多跌少。具体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1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BP至2.81%;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基本持平在2.21%,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4BP至3.18%。

  短债利率上行、超长债收益率仍低。从收益率绝对水平来看,3M、10Y、30Y国债利率均处于11%分位数及以下,其余关键期限国债利率水平也不高,处于7%~18%分位数区间。相比于国债,国开债收益率所处分位数水平整体更低,均位于8%分位数及以下。

  期限利差整体收窄。上周,10Y-1Y国债利差收窄4BP至66BP;3Y-1Y国债期限利差更陡,处于80%分位数;国开债曲线3Y-1Y期限利差最陡(均处于76%分位数),5Y-3Y、10Y-5Y、10Y-1Y国开债期限利差均比国债更为陡峭。

  隐含税率略有下行、处于32%分位数。从隐含税率来看,1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11.6%,位于32%分位数,其余期限隐含税率所处分位数相对偏低(均处于16%分位数及以下)。

  5.债市展望:债市上涨过快,短期步入震荡

  上周债市继续延续7月以来的牛市行情,利率债长债齐涨、短债涨跌互现,信用债表现强于利率债,其中AAA城投债收益率平均大幅下行5.9BP,转债指数上涨1.26%。

  近一月债市大涨近30BP,行情主要分为降准催化和疫情催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超预期降准带来的利率快速下行,第二阶段是疫情发散、股市调整、地产调控后的债市继续下行。自7月6日至8月6日,10Y国债/国开债利率分别下行27BP、29BP至2.81%、3.18%,期间最大下行幅度分别为28bp和32BP。

  上次出现十年国债23个交易日内下行超过28BP的时间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期(1月末~3月初,降息降准疫情爆发)、19年1月中旬(TMLF变相降息+降准)、18年4月下旬(降准和贸易摩擦)、16年1月中旬(美国加息预期延迟+全球股市商品大跌)、15年(1、5、10、12月)、14年(5、6、10、11月)。

  从机构行为来看,基金交投活跃,大行买盘增加,市场情绪仍高。从现券成交分布来看(7月7日国常会提及降准至8月6日),7-10年国债主要净买入机构为境外机构、券商、基金、外资银行(保险转为减持、表内配置力量减弱),7-10年政金债主要净买入机构为基金、境外机构、其他产品类。8月第一周7-10年利率债交投方面,基金长端利率交投活跃,大行买盘增加,境外机构增持减弱,农商行减持加大。从市场情绪看,近两周30年国债周换手率维持在14%以上的高位、虽然较7月中旬的19%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2014年以来的98%分位数),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89%、位于2014年以来的82%分位数。

  我们认为,8月债市利多因素为经济信贷回落,政策保持偏松态势,债市结构性资产荒延续,配置盘增配资金仍有所期待;利空因素为近期债市涨幅较大且没有明显的回调,地方债供给回升,市场情绪偏热,债市相对于大盘股性价比降低。在缺乏新增利多情况下,短期利率易上难下。但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债券小牛市仍延续,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撑利率位于区间下行通道,后续利率再度下行的催化可能是新一轮宽松政策的落地(降准置换MLF+碳中和宽松工具),维持十年国债利率区间在2.75%-3.10%的判断。


百度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