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专家:推进多元化市场突破

2021-09-14 15:53:02  来源: 人民网  编辑:zgjrzk  

  全球减碳行动之下,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正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关系,各技术路线的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的突破方向在哪里,政策、产业该如何引导动力技术多元化,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与布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第11期高端研讨会上对以上问题做出了总结。

  “不管市场上各个企业产品卖的怎么样,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欧阳明高指出。

  欧阳明高表示,要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向主流化、主体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商用车动力则是多元化发展。他建议,新势力企业不要大搞插电(从技术上讲增程也是一种特殊的插电),走纯电+智能的路线。在产品方面,欧阳明高判断,继A00之后,A0级产品市场有望爆发。

  从战略上看多元化和一体化

  按照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亿辆,如果每辆车平均装备65度电,全部车载电池可以储存200亿度电,相当于中国现在每天消费的总电量。这么大的电量是可以帮助电网削峰填谷的。但这需要推动车网互动V2G技术的应用。

  欧阳明高表示,这类似于建一个新能源的“股市”,把所有新能源汽车车主这些“散户”吸引进来买电、卖电,通过低买高卖获取收益。最终将新能源动力、新能源电力两者一体化,形成氢-电智慧新能源系统。同时还要用氢能逐步替代火电厂发电用的煤。

  这样未来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网可以用电池来平衡;集中式大型火电厂主要增加氢及氢的载体如氨这样的无碳燃料。根据预测,到2060年煤发电的比例大概就剩6%-7%了。当然,在制造领域,也需要采用新能源。因此,目前电池制造就在向西部转移,整体成本低,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进一步降低能耗,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铺平道路。

  欧阳明高认为,参照汽车替代马车的进程,新能源汽车到2050年能够基本完成替代,后期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进入S曲线的平缓阶段。

  从技术上看多元化与一体化

  在欧阳明高看来,新能源乘用车与商用车相比,技术更加趋向一体化。新能源乘用车现在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插电,一类是纯电。

  “插电混动的构型就不必再折腾了,就是串并联混合构型。”欧阳明高认为。纯电动方面,欧阳明高认为,目前的核心就是专用底盘平台一体化,不能再搞改装了。未来,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比也将是三七开或是四六开。

  此外,纯电动汽车的另一趋势是快充补电、慢充车网互动V2G。他表示,快充补电不要强调充满,因为要实现超级快充、完全充满,还要安全和长寿命,很难兼顾。因此,方向应该是5分钟充200公里,难度更高的可以做到10分钟充400公里。

  “15分钟充电80%也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对电池进行改进,例如采用电极隔膜一体化技术,但这会对电池回收会带来麻烦。”欧阳明高认为。

  从产品上看多元化与一体化

  在欧阳明高看来,A0级车则是下一个被纯电动攻占的级别,B级车方面插电可以比纯电更好的折衷这些相互矛盾的需求。针对C级和D级等豪华车型,他认为,“纯电动更具有优势,因为很多高端用户更多在意的是车子性能好、空间大、续航长(1000公里)、加速快。”

  目前中级主流轿车可能是长纯电里程的插混车型,例如,比亚迪的超级混动,原来搞50~60公里纯电里程,现在纯电续驶里程加长到120公里,虽然电池多了但可以用能量型低成本电池。

  “覆盖城区常用里程的插混市场在2035年之前都会很受市场欢迎。”欧阳明高判断。

  商用车方面,欧阳明高认为,到2030年,柴油卡车、天然气卡车仍然是主体地位。换电重卡是一个新的蓝海,增长速率会比较快,将处于商业推广期。此外,氢燃料电池重卡需要技术升级、成本下降、示范推广,属于产业培育期。

  最后,针对不同车企的特点,欧阳明高也给出了建议,对于新造车势力,不建议大搞插电,因为发动机是新造车势力的弱项。新势力企业还是要走纯电+智能的路线。他还指出,有些外资企业动力技术过于多元化,但在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混合动力、插电,纯电动等技术上还没有一个主攻方向,这对于快速动态变化的中国市场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人民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