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库拉贸易制度的了解,人与人之间交易所遵守的交易规则以及信仰,反思到现代社会中所缺失的东西。

2022-08-28 08:08:25  来源: 搜狐网  编辑:zgjrzk  

  从土著人的交易看现代社会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库拉贸易制度的了解,人与人之间交易所遵守的交易规则以及信仰,反思到现代社会中所缺失的东西。

  (一)“信任”问题

  现代人的观念中仅仅只是在交易,并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而土著人无论是库拉、园圃种植、授予等方面都是有传统习俗所凝聚的,信任在土著人的生活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情。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艺术创造(对实用加工品的价值判断是从人的情感本质上解释,而不是诉诸功力)的热爱。土著人对于取予授受的爱好有其自身的理由;拥有移交财富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快乐。

  (二)对市场供需的审视

  第一,从建造独木舟的共同劳动,是有组织的劳动,并不同于现代社会总所认为的,将劳动力当做一种商品来交易对于我们而言,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跟在开放的市场上出售的其它东西没什么两样,或者说知道最近时期才形成了这种观念,而我们容易将这种供求观念套用在土著人身上,其实不然,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土著人肯定有工作能力,即勤劳又能干的一群人,因为习俗,信仰而组织在一起劳作,绝不是因为报酬,虽然最后是由一定的回馈(酋长分配食物),但却与付出的劳动是不对应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为经济而被逼迫劳动,而是因为习俗,而库拉的附属活动更坚定了这一点。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获取利益,不惜背着良心去干坏事,官员贪污腐败,人们焦虑不安,都在想着如何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每年都会被查出官员落马的事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并且生活经济并不拮据,却拿着人们的钱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书中作者有对原始经济的观点有所批判,认为原始人士理性的,只是想要满足自己最简单的需求,而根据最小努力的经济原则来做到这一点,恰恰相反的是,库拉向我们说明了原始人的整个价值观念;称呼所有有价值的对象为“金钱”或“货币”,这是一种错误的习惯;当前对原始贸易及原始所有权制度的观念都已经按照我们习惯的观点给它们改头换面了。

  第二,市场有一条规律即物以稀为贵,当供需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物价暴跌,或者物价暴涨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要么就是有钱买不到东西,要么就是某个东西被贱卖甚至扔掉。并且任何产品也都会根据自己的销量来提高或者降低价格,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动。安菲列特群岛土著人是唯一的陶器制造商,作为“典型的垄断者”,在他们易货贸易而交换出去的陶器之中,根据供需规律,他们可以向其他土著人索取更高的价格,但是为了不违背习俗,再精美的陶器都是按照规定价格来出售的。

  三、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的启发

  首先,在语言方面,要做到尽可能的在描述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而不是一味的列条说明。马林诺夫斯基的这本民族志更像是一场探险旅程、丰富多彩的景色,不同的村落形态和特色,通过对比的方法增加印象,带着读者,跟随他的脚步,体验着一幕又一幕的美景,在描述岩土的景色时,笔触十分的优美,就如诗人描述画面般诗情画意,并不如一般的民族志那样枯燥乏味,而是能够引人入胜。

  其次,两类民族志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观测到的结果,土著人的陈述及解释,另一方面是作者以其尝试与心理洞察力为基础得出的推论。在调查的过程中,看到的不应该是一个一个零碎的事例,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性搜集、寻找的更多的事例,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系统的科学训练,将其尽可能物质化为一个图标、列表、大纲等,即一览表或概要的形式,这也就是民族学者所不同于业余爱好者的不同之处,因为业余爱好者虽有着鲜活的资料、事件、经历等,但却只是在经历,在感受,潦草的复述而已,缺乏深入的洞察力,而经过科学训练的人即民族志学者,既拥有完整的框架,如果再进入深入研究,肯定会大有不同。作为一位民族志研究者,哪怕是初步学者,也应该注意到这个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观察,为什么说业余爱好者在这方面更甚?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仅仅只是心无旁骛地跟随本地人生活,它们所记录的事情和生活更为生动、有趣,是抽象的结构框架内所需要的“鲜活资料”,所以在未来的田野调查中,一定要两者相结合,既有骨架也有血肉和精神。

  再次,在进行民族志调查过程中,千万不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误区,当真正进行田野调查时,完全不是自我所认为的那样,书中对园圃耕种和库拉交换等并不是流行说法所陈述的那样,实际情况也许跟你所了解到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带着一种探索的欲望去做民族志工作。无论什么时候,任何戏剧性的或者重要的事件一发生,在事件发生的当下去进行考察时非常必要的。

  最后,无论调研任何地方的民族志内容,无论是哪一方面作为切入点,要了解其中的一部分,必然要对这个地方的社会框架、制度有一个宏观层面的认知,这样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整体到局部,民族志田野工作首要而最基本的理想便是,清楚而明了地勾画出所研究社会的结构,把所有文化现象中的定律、规则从不相干的事物中梳理出来,应该首先搞清楚的是关于部族生活的确切梗概。一个民族志学者进入田野工作,横亘在其面前的指责便是勾画出部落生活的规则与规律,并给出他们文化的解剖图,描述出他们社会的结构。比如马林诺夫斯基在调查库拉制度时,首先将博约哇地区的政治体制,社会阶层等都做了一个详尽介绍,为后文介绍库拉时做好铺垫,库拉圈内的每个地方,其母氏系族,巫术的种类和特征,酋长在每个地方有不同程度的权威,以及等级划分在酋长制度内的作用,每个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了解库拉贸易制度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田野调查中的前期工作极为重要。(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搜狐网
中国金融智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启示 - 法律声明 - 免责条款 - 隐私保护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http://www.zgjr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05133号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智库 sitemap
中国金融智库法律顾问:海勤律师事务所 王勇 合伙人 律师
中国金融智库 电话:8610-56225227/28/29/30 传真:010-51017316